公共管理职业伦理

目录

  • 1 什么是公共管理职业伦理
  • 2 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 3 参考文献

什么是公共管理职业伦理

  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是指的是公共管理中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在公共管理领域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

  公共管理之职业伦理,传统上缺乏基本的框架,也没有任何典范存在。因此,行政学家瓦尔多(Dwight Waldo)认为行政伦理的现状比较混乱。此种状况,相信会随着公共管理学者的重视和公共部门对伦理的关切,逐步得到改善。由于文化的差异,要确立一套适用于一切文化的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比较困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不存在共同性的东西。

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职业伦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提供公共福利

  所有职业的公共组织都不是为谋求自己的利益而工作的。它们的存在具有崇高的社会、社群或全球目的。公共组织的行为不能损害普遍的人类价值,而应促进这些价值。这包括:满足公民合法和合理的需要;促进公共利益;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避免或尽量避免其行为给公民造成的损害;使人民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好处。

  2.忠实地执行法律

  法律如果得不到执行,它便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意义的法律是对政府的嘲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会败坏政府的信誉,武断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如果法律得不到执行,秩序便会让位于混乱。人们喜欢一个法治政府,而不喜欢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人治政府。因此,公共管理者应该崇尚宪法,尊重立法部门制定的法律,接受政府的限制,遵守行政的规定,追求正义和公正。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法律的忠实执行者。公共管理者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是因为人们相信他们尊重法律。如果公共管理者执法犯法,那又怎能期望普通公民遵纪守法?

  3.承担公共责任

  公共管理区别于私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私人部门在法律的限制下为自己负责;而在公共管理领域,公共管理者要为公共负责,要为其行为负责,要为其应该做但又没有做的事负责。公共管理者有义务追求公共利益和实施法律而不管遇到何种困难。他们的行为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公共,这便是公共责任。具体而言,公共责任要求公共管理要成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成为公民财产和公共财产的保护神,他们要像对待自己私人事务那样精心对待公共事务公共管理行为要尽可能地公开和透明;公共管理者有义务了解政府政策、法律的意图,并有义务向公民解释、报告宣传;公共管理者要诚实守信,要致力于建立公民与政府的信任关系,绝不能说谎、欺骗、愚弄公民;公共管理者要回应公民的需求

  4.为社会树立典范

  公共管理职业之所以是公共的,也是因为它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公民的关注,公共管理者是一个公众人物,其言行对社会起着示范的作用。在私人生活领域可以接受的行为可能是公共领域所不能容忍的行为。政府如果要想改变公民的行为,它本身就必须通过实践为公众树立榜样。公共管理者要为公众树立一个追求崇高理想,具有人情和人性、具有清正节俭等美德特征的道德人格。

  5.追求专业的卓越

  既然公共管理是一门职业,公共管理者就应该成为出色的职业工作者。要追求职业的卓越,他们就要有奉献于公共服务的精神,并将此作为自己毕生的职业,有职业召唤的精神;他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掌握公务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应该通过研究、试验、创新促进职业艺术的发展。他们应该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能力;应该采取企业式管理的方式,以更经济、更有效率、更有效能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他们应该与各种各样有损职业声誉的官僚现象进行斗争。总之,公共管理者要在追求职业卓越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价值。

  6.促进民主

  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公共管理的价值,更是一种公共管理的方式。在公共管理领域,民主的公共管理要求公共管理者将自己视为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仆人;公共管理者要致力于维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限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公共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要广泛地听取社会大众的声音;要鼓励、尊重公民的参与,并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创造条件;公共管理者要反对一切对民主制度造成损害的行为;要超越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

参考文献

边慧敏,朱世宏主编,财经职业道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3,第174页

阅读数: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