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转计划

目录

  • 1 什么是商品流转计划
  • 2 商品流转计划的组成
  • 3 商品流转计划的指标体系

什么是商品流转计划

  商品流转计划商品流通企业的基本计划,它对企业在计划期内组织商品流通的规模予以规定。

商品流转计划的组成

  商品流转计划以商品销售计划为核心,包括购进计划、库存计划等。

  1、商品销售计划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编制的。销售计划计划指标包括销售量、销售额、销售结构(包括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市场定位市场占有率等。

  2、商品购进计划是以商品销售计划为依据编制的,是商品销售计划的资源保证。商品购进计划的计划指标包括购进数量和金额、购进品种、购进时间、供货厂商等。

  3、商品库存计划是为衔接商品销售和购进而制定的计划,它是由商品销售规律和资源与运输条件所决定的。库存计划的指标主要有库存量、库存金额、库存结构和库存控制策略等。

  上述商品流转计划中的各项专业计划,如果是编制年度计划时,不需要分开编制,用一个流转计划包括相应的计划指标即可。但编制短期计划时则应分开编制,而且是由相应的业务部门各自编制。

商品流转计划的指标体系

  商品流转计划是反映流通企业经营规模的主要计划。商品流转计划的指标体系由购进指标、销售指标和库存指标三者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平衡关系:

  计划购进量+期初库存量=计划期销售量+期末库存量   (1)

  式中,期初库存量实际是报告期期末库存量,它由计划编制时的实际库存量加上在途商品和报告期剩余时间内的预计购进量减去预计销售量构成,它可看成是已知的。在商品流转计划中,销售指标是指标体系的核心,因为只有销售指标实现了,企业的经营规模才算达到,企业的利润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根据上述平衡关系式,编制商品流转计划时,要以销售量来安排购进量和库存量。

  销售量指标应通过市场预测盈亏分析和内部经营能力的分析确定。内部能力分析实际也是内部经营要素与经营规模的一种平衡。这一平衡使制定出来的销售指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期末库存量根据库存控制的原理确定。根据库存控制原理,合理库存量与销售速率、进货周期、有关物流费用以及库存控制策略有关。销售速率在销售量指标已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测算出来的。进货周期和物流费用可由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然后按照一定的库存控制模型和控制策略可求得经济订货批量和合理库存量。这里应该说明的是,库存控制模型求得的只是一个经济订货批量,在进货和销售规律一定的情况下,订货批量对库存量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库存量,由于它随进货和销售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变化,所以反映静止状态的合理库存量实际是不存在的,只能用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平均库存量来表示。但由于一个企业经营的商品往往有很多品种,各种商品进货和销售的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从总体上看,库存量的波动并不大,这就产生了一种静止的合理库存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平均库存量

  根据以上分析,计划期的商品购进指标即可由式(1)所示的平衡关系式求得。

阅读数: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