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连续体

目录

  • 1 什么是城乡连续体
  • 2 城乡连续体的提出及发展[1]
  • 3 参考文献

什么是城乡连续体

  城乡连续体是指从乡村社会至大都市社会之间的一系列的社会类型。

城乡连续体的提出及发展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其1955年出版的《小社区:人类整体研究的观点》著作中提出“城乡连续体”(Folk-Urban Continuum)的概念。

  19世纪,社会学界把乡村社会与都市社会看作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类型,后来,人们逐渐感到这种两分法过于简单化,因为城乡之间有着一连串递次不同的社会类型。雷德菲尔德以时间范畴来分析他的连续体,认为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组织形式从简单向复杂的运动;社会组织的复杂性表现为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社会关系从乡村取向转向城市取向。他分析的内容包括价值、信仰和行为的改变、专门化程度和劳动分工的发展。

  一些学者批评了雷氏的分类思想,认为他忽略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权利结构,忽视了作为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整体一部分的乡村社会与都市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素秋;吕宝海,当代经济新术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06月第1版,第303页
阅读数:320